内容提要:日前,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了市政府关于研究处理对我市结对帮扶困难村工作情况报告审议意见的报告。从报告中可以看出,我市认真研究落实市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提出的意见建议,着力健全完善体制机制,持续精准发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确保全面打赢高质量小康社会攻坚战。
天津北方网讯:日前,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了市政府关于研究处理对我市结对帮扶困难村工作情况报告审议意见的报告。从报告中可以看出,我市认真研究落实市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提出的意见建议,着力健全完善体制机制,持续精准发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确保全面打赢高质量小康社会攻坚战。 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结对帮扶的重点工作来抓,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村庄造血功能。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整合用好财政补贴资金,大力实施持续壮大一批、产业帮扶一批、资产性扶持一批、财政转移支付保障一批的“四个一批”工程。2019年,困难村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30.8万元,较2016年年帮扶前增长2.5倍。预计到2020年年底,村均收入将达到48.2万元,增幅达到5.6倍。 以发展特色产业为脱困攻坚的治本之策,大力实施产业帮扶。加快推动要素跨界配置、主体跨界经营、业态跨界创新,促进农业生产从单一的农产品收入向多元化收入转化。依托产业帮扶项目,探索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等模式,截至目前,通过“龙头企业+园区+专业合作社”方式辐射带动农户3.5万户,帮扶近2万低收入户实现稳定收入。2019年困难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3万元,较帮扶前增长30.3%,预计2020年将达到全市平均水平。 把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作为结对帮扶的重要任务,健全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不断加大投入力度,补上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困难村已累计完成建设项目4591个,全部按期完成饮水提质增效工程,实现电力供应保障全覆盖,新建改造户厕33万座,1041个困难村全部达到“美丽村庄”创建标准。报告显示,下一步将紧紧围绕“三美四全五均等”的帮扶目标,持续深化挂牌督战,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紧盯任务倒排工期,集中力量攻坚克难,确保按期圆满完成新一轮结对帮扶困难村工作,实现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不漏一村、不落一人。(津云新闻编辑付勇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