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知史以明鉴,查古以知今。党的十八大前后,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广大基层社区工作者认真学习“四史”,加深对历史规律性的认识和历史必然性的把握,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看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和变迁,可以明确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方向,为日常社区工作提供动力。
知史以明鉴,查古以知今。党的十八大前后,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广大基层社区工作者认真学习“四史”,加深对历史规律性的认识和历史必然性的把握,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看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和变迁,可以明确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方向,为日常社区工作提供动力。 一、从中国共产党史看抗击疫情。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1919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它给正在苦闷中摸索、在黑暗里苦斗的中国人民指明了一条新的出路,使中国产生了民族解放的新希望。经过五四运动,更多的知识分子丢掉了对帝国主义的幻想,抛弃了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开始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指引的道路,成了中国先进分子共同作出的历史选择。1921年7月,来自全国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汇聚上海这个中国工人阶级的摇篮,酝酿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在古老的中国,从此出现了一个完全新式的、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1921年7月,来自全国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汇聚上海这个中国工人阶级的摇篮,酝酿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在古老的中国,从此出现了一个完全新式的、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结束了国家积贫积弱、四分五裂、任人宰割、受尽欺凌的悲惨历史,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使中华大地展现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崭新面貌。 习近平总书记从不同角度多次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中国革命历史对共产党人来说是最好的营养剂。他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深刻指出,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要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不断交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答卷。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成为一次特殊的历史见证。面对这一来势汹汹的全球性大流行病,中国果断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同舟共济战疫情,付出巨大牺牲,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这一伟大斗争实践,充分印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政治优势,彰显了我们党为了人民可以不惜一切代价的崇高理念,体现了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的政治本色,展现了党和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揭示了一个走过近百年岁月的大党朝气蓬勃、永葆青春的血脉传承。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庆有西里社区党委快速反应,站在疫情防控的制高点,进行顶层设计,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加强对疫情防控的集中统一领导,用党建引领基层社区治理一根红线贯穿疫情防控始终。第一书记与社区书记亲自部署现场指挥,社区党员和下沉干部组成抗疫战队,成立四个临时党支部覆盖社区4个区域5个卡口,5位党委成员包保社区每个区域。号召在职党员90余人次加入到抗击疫情的队伍当中,充实党组织力量,使党的组织覆盖全社区,为疫情防控提供有效政治保证和红色壁垒。为党的组织优势书写生动脚注。 二、从新中国史看社区工作者。习近平同志指出,近代中国的历史就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自己命运,开始建设自己国家,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奋斗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多年来,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从相对滞后到全面进步,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历史性跨越。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社区工作者作为新时代创新社区治理体系的核心参与主体,同时也是社区发展和社区工作的推动者与执行者伴随70多年来的社区体制变迁。社区社会工作者形象从“0号首长”“公社书记”“革居委主任”“扎辫子干部”“小巷总理”逐渐形成和演变为“专业社工”。社区工作者的形象演变主要受社区运作的"形-核"张力,以及政界、学术界和实务界的话语差异的影响。新时代社区工作者形象的建构需以能力为本,从国家政策指导、学界研究导向和社区工作实践三个维度构建能力提升的分析框架,从个体专业品质、专业服务、构建政社沟通机制三个层面提升社区工作者的能力,进而塑造新时代“最美社区工作者”“专业社工”“社会工程师”的新形象。 三、从改革开放史看社会工作。习近平同志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开启了改革开放的篇章。习总书记分析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40多年来,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带领人民大胆试、勇敢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在中国人民手中,不可能成为可能。 改革开放同时也将社会工作拉入专业化、职业化的快车道。1979年3月19日,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讲话中指出社会学等学科“要赶快补课”,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开始重建。1983年,雷洁琼教授在为民政部进行的干部培训中指出“民政工作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民政院校开始了发展社会工作教育的探索。1987年9月,民政部在北京马甸桥旁的北京对外经济交流中心大厦举办社会工作教育发展论证会(史称“马甸会议”),重新确认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科地位。在民政部的大力支持下,1988年北京大学等三所高等院校获得国家教委批准开办“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开启了专业社会工作恢复和重建的新阶段。 四、从社会主义发展史看南市社区变迁。习近平同志系统回顾总结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从外国到中国500年来的历史,深入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艰辛探索到破浪前行的历史进程,深刻阐明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探索实践中,经过反复比较和总结,历史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终于开创并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同志对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历史的回顾总结,科学地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人民的选择和历史的结论。 南市社区的发展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进新时代的一个鲜活缩影。庆有西里是昔日老南市高家大院所在地,地势低洼,环境脏乱,居民怨声载道。随着危陋平房提升改造,1997年居民住进了原拆原建的新楼房,告别了拥挤、潮湿的小平房。23年间,经过对旧楼区的多次提升改造,社区不仅硬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观念新风貌也在社区楼栋党支部的成立后蔚然转变。2006年社区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创建特色楼门活动,以党员为先锋、社区骨干为主力,以楼门特色为主题,因地制宜,用环境改变风貌,以文化浸润人心,使社区居民的素质和文化品位得到提升,实现了小区公园化、楼道客厅化,22个楼门22个特色,每个楼门都有自己的名字和故事,居民走进楼门就像走进自己的家门,感受着家一样的温馨。 作为社区工作者,我们应该紧密结合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百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不畏艰险、顽强奋斗,用鲜血和汗水铸就的辉煌成就,发扬革命精神、斗争精神、奋斗精神,勇担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做新时代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作者:天津市和平区南市街庆有西里社区 杜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