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新:让心理学真正服务于中国人民 2020年08月27日09:46 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近日,国际心联执委、亚洲社会心理学会前主席、中国心理学会前副理事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前副会长、中科院心理所原副所长张建新,在第十四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上,发表了《心理学的分化与整合:建设社会心理服务新格局》主题报告。 张建新首先回忆说:“我在2007年就参加过第一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2008年又作为大会主持人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了第二次大会,可以说,见证了中国心理学家大会一步步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也亲历了中国心理援助从2008年汶川地震时的兴起,到2020年新冠疫情中的全面发展。” 在报告中,张建新阐述了中国心理学发展的“三个分化”和“两个整合”。“三个分化”指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的分化,对心理干预效果评价标准的分化,群体取向与个体取向心理干预的分化;“两个整合”指身心一体化整合倾向和应用心理学与互联网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整合。 张建新认为,在抗击新冠疫情中,以心理学和中医发挥的卓越效果看来,中国的心理学人应当建立起充分的文化自信,立足于本土的生活和文化,让从西方进入中国的心理学,能够真正地服务于中国人民。 “三言两语就可以调解家庭关系、亲子冲突的‘朝阳大妈’,学识谈不上深厚,但在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说明真正发挥作用的心理学方法不需要很多的高深理论、科学论证,有用是重要标准。” 张建新说。 他还表示,在汶川地震和新冠疫情两次重大事件中,基础心理学家发挥作用有限,真正发挥作用的是应用心理学。在本次新冠疫情的心理援助中,网上咨询干预法、八段锦法、正念法等,都得到百姓、政府、和服务机构的认可。不拘泥于科学范式的、普适的、普惠的应用心理学将在社会心理服务建设中发挥巨大作用。从心理学工作者来看,部分在体制内,更多在体制外。 张建新认为,未来的社会心理服务模式发展的原则应该立足于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应并驾齐驱,不可偏废,不可歧视;对个体心理的干预效果,需要依据科学分析式方法进行评估,也需要如传统中医那样进行整体式评估,两者要共存、共荣;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就不仅要开展对个体心理的干预,更要开展家庭、社区、单位的群体干预,要突出中国文化的群体主义特色。 张建新提出:“政府、学术界、民间组织和公司,三者齐心协力,才是新时代下中国社会心理服务的发展道路。政府提供资金、资源,学术界提供标准,公司进行人才培养以及实地建设和运营,如此通力合作、开拓创新,可创新出社会心理服务建设的新理论和模式。”。 最后,张建新表示:“第14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从地面到云端,覆盖全网,惠泽全民,首次全公益。本次大会不只是心理学人的大会,更是普通民众了解心理学、认识心理行业的窗口。” (责编:董童、杨迪)
人民健康APP [/url]
推荐阅读
致敬医师:用生命守护生命 为健康中国聚力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我国1200多万卫生健康工作者是全民健康的“守护人”,是战胜疫情的重要保障,是推动健康中国的主力军。【详细】 冰箱塞得满满的,哪些菌最“嗨”?消毒应该这样做! 冰箱是人们日常生活必需品和“好伙伴”,默默奉献自己的“温度”让进入箱体内的食物“ 保持青春活力”。然而,很多朋友却忽视了冰箱内部的物品摆放,也不注重给它经常“洗洗澡”,长此以往,很有可能会导致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甚至会惹祸上身呦!【详细】 相关新闻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想要亲密关系 不能宅家里 西南民大有了全国首个咨询心理学系 从心理健康到幸福社会 心理学分支越来越细 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关注心理咨询师行业发展 中科院工会干部心理辅导能力培训班在京举办 汶川震后十周年:灾后心理危机干预与援助有标准 这部心理学著作 可比肩弗洛伊德
精彩图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