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高中阶段只是人生中短暂的一段,但又是极其重要的一段。如何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让思政课成为引导学生前进的明灯?小武带大家看看杨村第三中学是怎么做的~ 思政课,让思想闪光 “2035年,我成了一名牙医,帮助病人解除伤痛,为祖国的医疗事业作贡献。我国的国力也日益昌盛,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解放人们的双手,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人民生活非常幸福……”在杨村第三中学高二(3)班的思政课上,同学们正在尽情畅想2035年的生活。随后,教师播放了一段十九届五中全会相关视频,让大家深刻领会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理解“十四五”规划的具体内涵,也对祖国的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 其他班级的思政课也各具特色,有的教师利用视频介绍科技知识,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引出课程主题,有的教师组织开展激烈讨论,引导学生根据时事各抒己见,发散思维。 “‘十九届五中全会’ ‘宏观经济’‘文化强国’等概念,单拿出来对学生们来说比较抽象,如果直接灌输给孩子们,他们接受会很慢,所以我们平常的思政课非常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联系实际,积极参与互动式小组合作、辩论讨论等活动,在思考和讨论中辩证认识、理性分析现实。学生之间相互探讨、相互启发,经常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思政课教师李洋说。 思政课,让情感共鸣 来到高三(11)班,一位学生代表正在向大家分享身边的抗疫故事。“我的妈妈是一名医生,疫情期间医生们的工作非常紧张,为周边居民测量体温、发放口罩……” 杨村三中的思政课不仅突出思想性、理论性,更充分彰显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为导向,结合当下社会热点,利用典型案例创设育人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知识的生成,获得能力的提升。 发生在身边的抗击疫情典型案例更能触动学生的内心,让他们懂得责任与担当。杨村三中思政课教师对照其他国家的抗疫情况,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感受到生活在中国的幸福,从而坚定学生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党的政策理论原来离我们的生活这么近!”这是课后很多学生的共同感受。高二(14)班的高盈博说:“我们的思政课有趣又实用,不仅能够让我们了解国家经济发展状况,还能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关于抗疫故事,老师给我们提到了钟南山、李兰娟院士,在最近的抗美援朝主题活动中,老师提到了黄继光等英雄人物,他们的故事感人至深,激励我们汲取榜样的力量,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思政课,让生活多彩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听,这是杨村三中高一年级举办的爱国歌曲大赛。《歌唱祖国》《我的中国心》《保卫黄河》等曲目振奋人心,挥洒着学生们浓浓的爱国热情和昂扬向上的青春斗志。除了爱国歌曲大赛,杨村三中还利用致敬逆行者微课、抗美援朝主题班会等创新课程,让学生们自觉将爱国主义、责任担当、科学精神、人文情怀烙印在心中,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是杨村三中一直秉承的教学思路。学校的思政教育氛围浓厚,走廊边设有一块块电子屏幕,推送着时政新闻和热点话题,让大家随时接受到新讯息;黑板上画着生动的“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板报,让大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图书角放置着各色各样的政治课外书,帮助大家丰富知识、开拓视野;墙壁上张贴着“民族精神”“长征精神”等各类手抄报,激励大家时刻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杨村第三中学在上好思政课的同时,注重家校共育,引导家长关注教育,了解思政引领下的课堂教学,走近学生、倾听心声,搭建家长、学校沟通的平台,增进家校联系,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通过课程引领、家校共育,学校充分调动了教师、家长参与学生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思政课成为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主阵地,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好评。 高一年级学生家长闫建华说:“上了思政课后,我发现孩子有了很大变化。思政课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他们的心里埋下了善良、自信、勇敢、充满正能量的种子,厚植浓浓的爱国情怀。这样的思政课真是太棒了,作为家长我也要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思政课,让教学相长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具有塑造性的,杨村三中不断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通过培训教育、交流研讨等活动,打造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引导教师带头修身立德,以爱国之心与祖国发展同频共振,以务实之心与求真求是合拍共鸣,以进取之心与筑梦新篇互融共进。 “作为思政课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同时要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切实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各种社会问题,实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政治教研组长杨福红介绍道。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杨村三中将思政教育浸润在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延伸到教书育人的各个环节,使学生通过思政课学习,开阔视野、关心时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统一起来。 下一步,杨村三中将开展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交流研讨活动,深挖学科德育,拓展思政课建设大格局。他们将继续积累教学素材,完善校本资源,并利用武清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启动这一契机,结合实际选取思政课教育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参观区博物馆、平津战役纪念馆等,让“四史”教育与思政课紧密结合在一起。(津云新闻编辑李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