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北京数字网-数字北京

当前位置: 北京数字网-数字北京 > 科技 > 点赞“科普”“科创”比翼齐飞(观潮亭)

点赞“科普”“科创”比翼齐飞(观潮亭)

时间:2019-06-23 03:31点击: 121 次
  几天前,笔者一位写科普专栏的朋友兴奋地在朋友圈转发了一则新闻,北京市人社局、北京市科协联合印发《北京市图书资料系列(科学传播)专业技术资格评价试行办法》,首次增设科学传播专业职称,并在职称评价过程中采用分类评价标准和“代表作”评审。  这意味着,在北京从事科学传播、普及和推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

  几天前,笔者一位写科普专栏的朋友兴奋地在朋友圈转发了一则新闻,北京市人社局、北京市科协联合印发《北京市图书资料系列(科学传播)专业技术资格评价试行办法》,首次增设科学传播专业职称,并在职称评价过程中采用分类评价标准和“代表作”评审。

  这意味着,在北京从事科学传播、普及和推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将获得更多行业与社会认可。这位友人在转载评论中连书了4个叹号,难掩喜悦,相信这也是不少科普工作者得知此消息时的内心真实写照。

  不少科普领域相关从业者都曾感慨,“做科普”不难,但“做好”科普绝非易事。要构思巧妙,引发公众兴趣;要深入浅出,便于大家理解;要形式多样,拓宽表现渠道;还要与时俱进,创新制作内容……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从行业传统认知角度而言,却得不到与科技创新同等程度的重视与认可。

  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曾致信祝贺中国地质博物馆建馆100周年,并在信中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以此勉励工作人员更好发挥地学研究基地、科普殿堂的作用。

  如今,利用节假日参与“科普游”“博物馆游”已成为民众生活里的“新风潮”,越来越多的人走入博物馆、科技馆,也更凸显了科学普及的意义。一个数字或许可以从侧面反映公众参与科学活动的热情:2018年,仅中国科技馆一家,全年就服务公众440多万人次,创下该馆年度服务公众数量的历史新高。

  好的科普,是在科学与公众间搭建一座“理解之桥”,不仅能够普及科学知识,还可以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提高民众科学文化素养。它的重要性绝不亚于科技创新,也理应在专业技术层面予以重视和承认。

  增设科学传播专业职称,无疑给首都的科普工作者以莫大的鼓舞,这样的政策,值得其他省市借鉴和推广。拥有了更多实实在在的幸福感、获得感,他们才能迸发更多热情,更好地将科普工作做深、做实。

(责编:杜燕飞、王静)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