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天津不断创新政策,完善平行进口汽车的产业链、服务链,促进汽车消费。
做好“六稳”工作 落实“六保”任务
如不能正常浏览请选用IE浏览器 天津北方网讯:天津不断创新政策,完善平行进口汽车的产业链、服务链,促进汽车消费。 目前,全国三分之二平行进口汽车,都从天津口岸进口,仅去年,就有超过10万辆平行进口车从这里通关。董金昊,在一家平行进口车公司负责报关工作。最近市场逐步回暖,他的工作也忙了起来。这两天,公司有100多台新车到港,车架号等相关材料需要海关验证。现在,董金昊只需要将材料通过邮件发送给海关,十多分钟,完成线上验证,邮件就回来了。 预约办理、网上通办等一系列便利举措,让通关流程不断优化。保障了常态化疫情防控下,企业货源充足。从5月1日到现在,保税区口岸完成了967批、2908辆平行进口汽车通关工作,基本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 陈祖明,一家平行进口汽车公司的销售经理。两台手机、十几万粉丝,直播,成了这段时间他的销售法宝。虽然有疫情的影响,可相比去年同期,成交量还翻了一倍,其中九成以上,都来自线上引流。汽车城也推出VR看车等线上项目,消费者可以提前了解车辆和商家口碑,价格货比三家。 直达消费者的最后一关还有售后。由于平行进口车的特殊性,生产企业并不提供“三包”服务。在商务部发布的《汽车销售管理办法》中,明确了由进口车供应商,承担“三包”责任。在市商务局推动下,太平洋保险、平安保险等10家保险公司与天津所有所有平行进口车试点企业,共同成立“平行进口汽车三包责任保险共保体”,推出“三包”责任险,在试点企业采购车辆时,同时购买这个险种,一旦企业出现问题,由多家保险公司,共同为消费者理赔,让消费者放心买车。眼下,平台正在进行最后调试,即将投用。 天津自贸区成为平行进口汽车试点以来,不断探索,创新办法,去年,包括三包共保体、平行车大数据指数体系等6项汽车贸易创新举措,成为了天津自贸区可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津云新闻编辑李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