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近一段时间,为做好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后的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公安南开分局人口服务管理中心在日常工作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项“寻人”工作,帮助坐落在南开的企业,寻找退休后 “失联”的老人们。
天津北方网讯:近一段时间,为做好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后的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公安南开分局人口服务管理中心在日常工作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项“寻人”工作,帮助坐落在南开的企业,寻找退休后 “失联”的老人们。 业余时间开展“寻人业务” 自2020年1月开始,天津市国有企业对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这意味着退休人员的社保、医保关系,人事档案和组织关系等相关材料要被转移和移交。由于部分退休人员住址搬迁、电话变更等原因,现都已成为了“失联”人员。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项工作人口数量多、耗时长,再加上每天到大厅来办理业务的群众本就很多,大家只能把寻人的工作放在大厅关门后。人口服务管理中心民警向记者介绍,这段日子17:00以后的大厅依旧灯火通明,虽说对外的工作时间结束了,大家却变得更加忙碌,每个人的桌面上都摊放着大量表格,电脑屏幕中显示的都是密密麻麻的人员信息。 履历表里寻找线索 寻人的过程颇费周折,有的企业只需要打一两个电话就能找到人,而大部分求助到大厅的,都不是那么容易找的人。辖区一家企业的退休职工老李自打退休后就和同事们断了联系,就连家庭住址也变更了,企业在按原住址去找时,发现房子早已变卖。现在居住在那里的住户也是通过其他人手里买到的房子,也就是说房子已经几经易主,民警查询老李的户籍信息登记的地址发现,这个地址比他退休前在单位登记的地址还要早,在2003年早已拆迁。民警只得重新调整思路,从单位登记的履历表中寻找线索,履历表上记录了老李的亲属信息,民警将老李妻子的信息拿出来比对,但查询信息却显示人已经在多年前去世。无奈,民警又从子女的姓名入手,根据年龄段排除同名同姓的人员,留下了10余名信息相符的人员信息,再接着筛除,经过一个星期的排查,找到了其中一名子女的现工作单位。就这样,通过老李的儿子,民警获悉老李现在已经在外地生活,几个子女也都不在天津,对于单位的事情,也没有及时获取的途径。在老李的儿子的联系下,最终,单位总算是和这位老职工顺利对接。 老人继子女助力寻人 另一位王女士也是寻人中比较难找的,民警介绍,这位王女士退休后也是与单位同事没有联系,与丈夫离婚后再婚,后来又离婚。王女士的户籍登记地址位于红桥区,房子已经在多年前卖掉。由于户口一直没有转走,王女士属于人户分离,加上她没有子女,有价值的线索有限。民警试图通过其前夫寻找线索,发现王女士的原配丈夫与王女士并无联系,第二任前夫现在身体状况不好,无法正常沟通。最后,民警从王女士第二次婚姻中的继子女处得到了一个电话号码,王女士前夫的女儿通过查询家里的通讯录,找到了王女士的一个远房亲属的电话。联系后得知,王女士目前长期居住在外地,在天津并无亲属,退休后迁往外地生活,和天津基本没了交集。经王女士同意,民警将她的信息转给了企业工作人员。 国企退休老人尽快与单位联系 在埋头加班寻找人员相关信息的日子里,民警不仅要查询户籍登记信息,找不到有用线索,就要到其他部门进行查询,甚至要从出行工具上找线索,工作量巨大。到目前为止,1万余名“失联”的退休人员终于全都找到了。公安南开分局治安管理支队二大队副队长刘佳说:“其实大家都正值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自己的父母也都是这项服务工作的寻找对象之一,大家都是把这项工作当作自家事去做,所以特别尽心、尽责!”现在每天还有一些企业来到中心,求助民警寻找老职工。民警也提示广大市民,涉及有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的人员,及时和单位取得联系。(津云新闻编辑孙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