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调好心情防早搏 廖 华 2020年10月15日11:13 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秋季气温多变、空气干燥,不少人总会感到莫名的烦躁不安,遇事儿点火就着。情绪激动时,还会突然感觉一口气上不来,心跳好像也乱了。如果你也有这类问题,一定要提防心脏早搏。 心脏在正常有规律的跳动过程中,突然出现提前跳动,在医学上称为“过早搏动”,简称“早搏”,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该病除了会出现在心脏病患者身上,还可出现在正常人身上,情绪激动、劳累、酗酒都可能诱发。特别是入秋后,天气变凉,万物萧瑟,不少人的心情也难免受到影响,感到莫名悲伤,即我们常说的悲秋,西医称之为季节性情绪紊乱。一般来说,导致悲秋的原因既有心理层面的,也与身体状态脱不开关系。人的心情很大程度上会受周围环境影响。秋日里,目之所及都是花草枯萎、树木凋零,心情自然感到低落。受气候变化影响,人的身体代谢减缓,可能会出现嗜睡、乏力等情况,整个人都会无精打采,也容易出现抑郁情绪。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不少人可能就会出现早搏。但这类早搏一般为非器质性的,即心脏本身并没有实质性病变,无需过度担心。但如果任由负面情绪持续下去,人体的交感神经系统会分泌大量压力激素,使心跳加速、动脉收缩,进而出现胸闷、气短、心悸等不适症状,就要引起重视了,特别是本身就有心脏基础疾病的人。 判断早搏是否需要治疗,一般要先通过24小时心电图检查,确认类型和严重程度;还可考虑做心脏超声,看是否有明确的结构性病变;只有少数人需要做CT或磁共振等检查帮助诊断。绝大多数早搏没有生命危险,尤其是房性早搏,几乎不用有任何担心,也无需特殊治疗。只要检查确认没有明显的器质性心脏病,就不必担心。正确的应对方式是:消除思想顾虑,保持乐观情绪;秋冬季节日照时间短,缺少阳光照射,人容易抑郁和疲倦,一个简单的应对办法就是每天上午10点前到户外晒30分钟太阳;戒烟限酒,饮食清淡,不过饱,少吃刺激性食物;少喝浓茶或咖啡,这些饮料都会增加心肌兴奋性,易诱发早搏;多吃新鲜蔬果及鱼类,有利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预防心血管病。▲ (责编:李轶群、许晓华)
人民健康APP [/url]
推荐阅读
医养结合机构管理指南发布 明确8项医疗服务质量标准 为适应我国医养结合机构发展需要,加强机构内部管理,提升管理质量和水平,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民政部、国家中医药局制定出台了《医养结合机构管理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要求各类医养结合机构应当参照《指南》要求,以老年人健康为中心,根据机构资质和服务能力,为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服务并进行科学、规范管理,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详细】 流感季来啦,提高免疫力,这些干货请收下! 一场秋雨一场凉,入秋后气温开始降低,一不注意就容易感冒。秋季也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今天我们来聊聊关于免疫力的话题。生病就是免疫力低吗?为啥有的人免疫力扛不住流感病毒?如何做才能提高免疫力?【详细】
精彩图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