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系列报道“旗帜·榜样”来看,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器官移植中心移植ICU党支部书记刘懿禾,从医数十年,不负患者生命之托。
“旗帜·榜样”先进典型宣传活动
如不能正常浏览请选用IE浏览器 天津北方网讯:系列报道“旗帜·榜样”来看,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器官移植中心移植ICU党支部书记刘懿禾,从医数十年,不负患者生命之托。 刘懿禾1985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了第一中心医院急救医学研究所的ICU病房,这里的患者治疗难度高,每天看着科里的老党员、老大夫们竭尽全力抢救、护理病人,年轻的刘懿禾深刻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医者肩上的担子。 在老党员的带领下,加上自身的刻苦钻研,刘懿禾逐渐成长为科室的骨干,1998年,第一中心医院成立器官移植科,凭借多年在ICU工作的经验,刘懿禾承担起了建立移植ICU的重任,全身心投入到肝移植患者术后的监护治疗中,一干就是23年。时刻牢记自己党员身份,即使到现在,刘懿禾仍坚持到一线查房,并且详细监测、记录每一位患者的各项指标,现场跟管床大夫分析讨论,根据患者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在刘懿禾看来,患者住进移植ICU,就是把生命托付给了自己,确保他们顺利康复,既是医生的职责,也是共产党员的使命。 在重症医学领域奋战了几十年,刘懿禾从未在任何困难面前退缩过,疫情刚开始的时候,她第一个站出来,号召全科室的党员报名组建医疗队,支援武汉。 考虑到刘懿禾的年龄,再加上院内的防疫任务也很重,医院最后决定,让她留下,派出另外四名医护人员奔赴武汉,那段日子,刘懿禾每天通过微信,跟前方的队员们联系,给大家鼓劲儿,在武汉,四名队员在方舱医院护理轻症患者20多天,紧接着转战协和医院,参与救治重症患者,整整奋战近两个月,因为表现突出,康一生和殷娟两名队员火线入党。 一切为了患者,不负生命之托,从医三十六年,刘懿禾用行动兑现了自己入行时的诺言,同时,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品格,引领移植ICU全体医护人员,脚踏实地地践行着治病救人、服务人民的使命。(津云新闻编辑李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