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壶千金 悬壶济世 熊 建 2020年10月09日08:3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古书《?冠子》里说,不要以为贱的东西没有用处,假如在河中心有人从船上落入水中,此时若能飘来一只能够救命的匏瓜,那它的价值就有千金了,所谓“中河失船,一壶千金”。宋人陆佃解释这句话时说:“壶,瓢也,佩之可以济涉,南人谓之腰舟。”历代文人用之者不少,意思就是葫芦虽然为平常之物,但关键时刻能派上大用。 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说:“古人壶、匏、瓠三名皆可通称。”北方人统称为葫芦,一分为二是为瓢,成为舀水用具。虽然不值钱,但生活中真离不开,能吃、能用、能治病。 葫芦的药用部分,是其成熟而未老的果实,具有利水通淋之功,对水肿、腹胀、黄疸、淋病的治疗均有效果,古代医书都有记载。比如《饮膳正要》说它“主消水肿,益气”,《千金要方》说“主消渴,恶疮,鼻中肉烂痛”,《本草再新》说“利水,治腹胀、黄疸”等。 葫芦的老熟果皮“陈壶卢瓢”和种子“壶卢子”也可供药用,前者是治疗水肿、臌胀、痔漏下血、带下的药物,后者有治齿龈肿痛、齿根裸露、齿摇不固的作用。 在古代,葫芦除了各种用处之外,它与中医、中药有很深的缘分,我们常说“悬壶济世”,就是专指医生行医施药。这个成语来自《后汉书·费长房传》。说在汝南市集,有一老翁卖药,他在商铺的上头悬挂起一个葫芦,“悬一壶于肆头”。每当市集关闭时,他就跳入葫芦。费长房受邀进入老翁的葫芦里,只见其中“玉堂华丽,旨酒甘肴盈衍其中”。费长房和老翁饮酒作欢,得到老翁真传,后来也成了名医,“悬壶”从此也就成为行医卖药的代称了。 葫芦内部干燥,易于密闭,将粉碎过的药材放在其中,具有防潮、避光、保持药味的作用,是理想的盛药器皿。药王孙思邈在长安行医时,买了一碗猪杂碎烩菜充饥,一吃感觉很腥腻,于是从背上取下药葫芦,倒入花椒、茴香、肉桂之类的药粉一拌,那晚烩菜立马香气四溢,让人胃口大开。店主人来求教,孙思邈就把药葫芦相赠。后来,这道小吃轰动了长安城,得名“葫芦头”,流传至今,今天去西安还能吃到。 八仙之一的铁拐李,也是葫芦不离身,以其中的仙药医治人间疾病。有人给他题写过一首打油诗:“葫芦里是什么药,背来背去劳肩膊,个中如果有仙丹,何不先医自己脚?”诗意颇为讽刺,但从中衍生出的“葫芦里装的什么药”这句民间俗语,却道出了葫芦作为药具的广泛事实。 (责编:李轶群、许晓华)
人民健康APP [/url]
推荐阅读
警惕孩子近视的六大前兆,收下这份“护眼全攻略”! 孩子在看电视或黑板时,会习惯性“眯眼”;看书或玩手机时,会不由自主地靠近目标;长时间用眼后,还会时不时地用手揉眼睛或频繁眨眼……这些近视征兆,作为家长是否有所注意?对此,人民健康网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同举办“在线访谈”,邀请相关专家为大家普及近视防控的科普知识,指导家庭和儿童青少年做好近视防控。【详细】 油吃多了坏处多!7个小技巧助您控油减脂 俗语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油在日常饮食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很多人会说,“油大”的饭菜才好吃。但是,油的摄入量也要遵循“适度为好,过度有害”的原则。吃油多了,会带来健康问题。【详细】 相关新闻
抗疫七章 与铜“对话”58载:绍兴铜雕大师延绵东方技艺 新华网评·“疫”中人|特殊的“同学会” 四川古蔺:赤脚医生 防疫“战士”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建议设置中医定点医院 电影《樟帮》樟树首映 上演千年药都文化传奇 南通海安梅九如:80载悬壶济世 坚守从医初心 3天学会做整容、宾馆会议室里手术 要美还是要命?
精彩图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