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北京数字网-数字北京

当前位置: 北京数字网-数字北京 > 教育 > 中国石(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③)

中国石(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③)

时间:2021-01-12 05:22点击: 86 次
中国石(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③) 夏明放  韩立群 2021年01月06日05:08|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这是2020年最后的一天,位于帕米尔高原的冬古拉玛山口白雪茫茫。守边员麦尔干搀扶着母亲布茹玛汗用排笔蘸着红油漆认真地描着界碑上的“中国”

中国石(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③)

夏明放  韩立群

2021年01月06日05:08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这是2020年最后的一天,位于帕米尔高原的冬古拉玛山口白雪茫茫。守边员麦尔干搀扶着母亲布茹玛汗用排笔蘸着红油漆认真地描着界碑上的“中国”二字。白雪映衬下的远山近岭,巍峨壮观!

  冬古拉玛山口位于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境内,是通往吉尔吉斯斯坦的一处边防隘口,这里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有着长达一千多公里的边境线,沿途有大小250多处通外山口,仅靠边防官兵守防,力量远远不够。1961年,布茹玛汗成为边防线上第一批义务护边员。当时,这个漂亮的牧羊女只有19岁。

  常年在边境巡视,布茹玛汗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产生了深深的感情。一天,布茹玛汗恳求丈夫:“教我写字吧。我要把这里每一块石头都刻上国家的名字,让世世代代的子孙都知道,这是我们的土地。”

  于是,在石头上刻写“中国”,成了布茹玛汗的最大爱好。50多年过去了,边境线上到处都是刻着“中国”两字的石块。

  一天,布茹玛汗带着儿子麦尔干上山巡边。在一堆枯树枝下面,布茹玛汗发现了一块未经雕刻的石头,连忙扒开积雪,掀开树枝,一边刻字一边告诉儿子:人们看到刻有‘中国’二字的石头,就知道是中国的领土。将来妈妈不在了,妈妈刻的‘中国石’依然存在。”

  1986年7月的一个早晨,布茹玛汗像往常一样来到山口。不对!豁口处的那块界碑似乎被人动了手脚。她翻身策马向边防哨所跑去——经过仔细勘查,界碑被人向我方境内移动了25厘米。经过交涉,界碑又回到它原来的位置。

  “我熟悉冬古拉玛山口的石头,就像熟悉我家抽屉里放的东西一样。”布茹玛汗话语中透着自豪。

  50多年来,在她守护的区段,未发生一例敌特渗透或人畜越境事件。乡亲们感慨:“布茹玛汗把守边看得比她的命都重要。”

  数十年如一日,布茹玛汗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放在了守边事业中。当年那个留着两条乌亮乌亮长辫的少妇,如今已是满头华发。天天守在边境线上,布茹玛汗没有精力照顾孩子,这是她一生最内疚的事。

  让她欣慰的是,5个子女先后主动报名,也成为守边员。一到假期,布茹玛汗还会带着孙子和孙女骑马到冬古拉玛山口巡察,这个家族又多了两名小小“守边员”。“将来就是我死了,子子孙孙都会守下去!”布茹玛汗坚定地说。

  边境线上,像布茹玛汗这样的守边员还有很多很多……在这里,每一座毡房都是流动的哨所,每一个牧民都是活着的界碑:几十年来,80%的边境事件都是由守边员先发现的。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人社部:坚决防范、及时化解各类欠薪矛盾纠纷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召开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调度推进视频会议,调度各地2021年春节前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人社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从调度情况看,专项行动以来,各地区普遍高度重视,高位推动、行动迅速、措施有力、效果明显。… 2020,我们致敬英雄  12月31日,时间走到了2020年最后一天。回望2020年的中国故事版,大量笔墨凝聚成一个主题——“致敬英雄”。他们是抗疫英雄,是抗洪英雄,是抗美援朝英雄,是扶贫英雄……他们的故事让我们泪目,他们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奋进。年终岁末,让我们重温他们的名字,回忆他们的故事。…

客户端下载

人民日报

人民网+

手机人民网

领导留言板

人民视频

人民智云

人民智作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