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疼不算数 我觉得疼才算数医生信念竟会显著改变患者感受 张梦然 2019年10月25日09:07 来源:科技日报
一直以来,心理疗法已经被认为是有效的康复方法之一。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精神疗法,其与化学、天然药物及物理治疗不同,是医生与病人交往接触过程中,医生主要通过语言来影响病人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 而现在,一项最新实验研究认为,医生其实也可以用他本人的信念,最大程度地影响患者。 无论是感受,还是疗效。对医生来说,未来从业,不但需要强大的技术,还需要强大的精神感染力。 医生:我太难了 此次,美国达特茅斯学院研究人员鲁克·常(音译)及其同事开展了三项实验,试图理解假设医务人员的信念会如何影响假设患者的疼痛反应。于是,研究团队给194名参与者分配了“医生”或“病人”的角色,并给每位医生两种能给病人使用的乳膏。 研究人员首先需要引导医生,“骗”医生们相信其中一支乳膏的镇痛效果很好,而另一支只是安慰剂——但实际上,两支乳膏都是安慰剂。 结果研究团队发现,当医生把他们相信有效的乳膏涂在病人身上时,病人报告的疼痛程度明显降低了,脸上表现的疼痛感受也减少了,还伴有差异显著的皮肤觉醒反应。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实验中,研究人员还观察到,医生在涂抹不同乳膏时,面部表情其实也会有所差异。这一点,或能解释产生这种效应的一个可能机制。 该研究结果已经作为一篇靠谱的心理学论文,21日发表在英国《自然·人类行为》杂志上。 在文章中研究团队总结称:如果医疗服务提供者,也就是通常泛指的医生,自己能够相信某种疗法的可靠效果,并在他或她的面部表情中反映出这种信念,就有可能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受。 相信医生是真正有实力说出“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的人群。 这一结果,被认为在未来可以很好地改善对医务人员医患互动的培训方式。 用我的“相信”影响你 你曾有过为之神伤,进而为之形伤的经历吗? 在古代,医学界先驱们研究“神伤”到“形伤”的过程、探索“心”与“身”之间的生理病理关系,某种程度上,其实与现代学的心理疗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心理疗法用心理学方法,通过语言或非语言因素,对患者进行训练、教育和治疗,用以减轻或消除身体症状,改善心理精神状态,从而让患者精神康复,逐渐去适应家庭社会环境。 这更多是一种“精神修复”。 而现在,“身体修复”也不是没有可能。新研究结果已表明,类似的作用原理至少可改善患者身体的疼痛感受。换句话说,医生的态度,对患者的治疗结果具有潜在的重要影响。 因此研究团队建议,在该领域应该展开进一步探索,以期继续考察能放大该研究结果的其他语境线索。 (责编:李轶群、许晓华)
人民健康APP [/url]
推荐阅读
健脾消食常吃5种酸性食物 醪糟能健胃益肺 醪糟由熟糯米发酵而来,是我国很多地区的传统特色美食,又名酒酿、酒糟、米酒、甜酒、甜米酒、糯米酒、江米酒、伏汁酒,米酵子等。我国古代就有“人参补气,米酒养人”的说法。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米酒可止痛去积,暖胃健脾,多唾温心,常饮可使皮肤润滑有光泽。”中医典籍《神农本草经疏论》记载:“醪糟补脾胃、益肺气之谷。脾胃得利,则中自温;温能养气,气顺则身自多热,脾肺虚寒者宜之。”因此,醪糟被很多人视为老祖宗留下的好食物。【详细】 肌肉锻炼降低癌症风险 滋阴补肾常按这穴位 人到中年,身体肌肉的数量和质量开始逐渐减少,到老年后,肌肉的力量越来越小。除了心肺耐力锻炼之外,肌肉力量的练习也很重要,它是长寿的重要因素。近日,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强化肌肉锻炼有助预防癌症,可降低两成癌症的死亡风险。【详细】 相关新闻
研究呼吁重视和利用患者心态对治疗的积极影响
精彩图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