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体育作业怎么留 史 哲 2019年11月28日08:2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跳出打卡类的监督,让课外体育锻炼不拘泥于作业的形式,仍需多方开动脑筋、共同探索 给学生留家庭体育作业,已经不是稀奇事了,如今家长也有体育作业。跳绳200个、跑步15分钟、仰卧起坐50个、坐位体前屈5分钟,陪着孩子一起完成这些锻炼任务,并发视频到班级群里打卡,就是家住北京丰台区的李女士每天晚上的体育作业。 “虽说是鼓励家长一起运动打卡,也可以只监督,但班里有家长陪着孩子运动,视频发到群里,怕自己的孩子心里不舒服就也陪着一起运动。”李女士坦言,下了班回到家,除了做家务、检查孩子文化课作业之外,体育作业打卡成了她的“甜蜜负担”。 目前,有不少家长的情况与李女士相似,为了孩子健康全面的成长,家长愿意付出,但工作与生活压力交织,督促文化课再加上体育作业打卡,确实疲惫。但大家也都明白,家庭体育作业有好处,锻炼多了孩子身体素质好了,变成“小眼镜”“小胖墩”的概率就会减小。 以前,体育作业会陷入“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的怪圈。于是,有学校推出家长监督视频打卡的方式。家长打卡,是一种监督方式,为的是督促孩子完成锻炼任务。孩子的天性是爱玩、爱运动的,为什么还需要监督呢?其中缘由值得探究。打卡的内容跳绳、跑步、仰卧起坐等项目趣味性不大,孩子的自觉性自然就差了。家长陪着一起锻炼,互相比拼激发兴趣,家长和孩子都可以达到健身的目的。但每个家庭的情况各有不同,谁来陪、怎么陪、遇到时间安排不开能不能弹性打卡等,成了摆在家长面前的一道难题。 如此看来,怎么留家庭体育作业,也需要仔细斟酌。要想收效好,家长负担少,作业的灵活性便不得不考虑。在河北邯郸,有学校提倡因人而异,根据不同年级段推出多种“套餐”体育作业,包含抖空竹、踢毽子等趣味较强的项目。再如,北京某小学每年举办一次跳绳比赛,赛场上检测成果,孩子主动锻炼效果更好,家长也免了打卡的烦恼,据说学生每天实际完成的运动量远超家庭作业的300个。 跳出打卡类的监督,让课外体育锻炼不拘泥于作业的形式,化有形为无形,真正融入孩子的生活,仍需多方开动脑筋、共同探索。 《 人民日报 》( 2019年11月28日 15 版) (责编:李轶群、许晓华)
人民健康APP [/url]
推荐阅读
健脾消食常吃5种酸性食物 醪糟能健胃益肺 醪糟由熟糯米发酵而来,是我国很多地区的传统特色美食,又名酒酿、酒糟、米酒、甜酒、甜米酒、糯米酒、江米酒、伏汁酒,米酵子等。我国古代就有“人参补气,米酒养人”的说法。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米酒可止痛去积,暖胃健脾,多唾温心,常饮可使皮肤润滑有光泽。”中医典籍《神农本草经疏论》记载:“醪糟补脾胃、益肺气之谷。脾胃得利,则中自温;温能养气,气顺则身自多热,脾肺虚寒者宜之。”因此,醪糟被很多人视为老祖宗留下的好食物。【详细】 肌肉锻炼降低癌症风险 滋阴补肾常按这穴位 人到中年,身体肌肉的数量和质量开始逐渐减少,到老年后,肌肉的力量越来越小。除了心肺耐力锻炼之外,肌肉力量的练习也很重要,它是长寿的重要因素。近日,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强化肌肉锻炼有助预防癌症,可降低两成癌症的死亡风险。【详细】 相关新闻
学生作业不妨实行“私人定制” 教育部谈“家长作业”现象:坚决治理 如违反将严查 给孩子的作业减负,家长才能真正减负 孩子“打卡”学习挺好 但别再让我批作业了 作业创新需适当(行与思) 反对家长作业并非反对家校合作 这群杭州娃,跳绳跳出了国门 苟仲文:体育改革关键在开放 要拆除篱笆跳出圈子
精彩图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