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更要健康的长寿 王千惠 梁婧 2019年07月30日09:28 来源:健康报网
老年人健康快乐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如何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7月29日,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之老年健康促进行动》进行了解读。 健康老龄化离不开“9+23” “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健康是保障老年人独立自主和参与社会的重要基础。”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介绍:“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约2.49亿,占总人口的17.9%。我国老年人整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一是超过1.8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患有一种及以上慢性病的比例高达75%,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约4000万;二是我国2018年人均预期寿命是77岁,但是健康预期寿命仅为68.7岁,也就是说,居民平均有8年多在带病生存。” 为此,《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提出要实施老年健康促进行动,并指出,面向老年人普及膳食营养、体育锻炼、定期体检、健康管理、心理健康以及合理用药等知识,健全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完善居家和社区养老政策,推进医养结合,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打造老年宜居环境,推动实现健康老龄化。 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规划处处长桂熠表示:“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大力提倡不但要活得长、更要活得健康的理念。” 据了解,老年健康促进行动,从个人和家庭、社会、政府三个层面提出了9项指标和23项具体行动内容。9项指标包括2项结果性指标,3项政府工作指标,4项个人和社会倡导性指标。王海东介绍:“首先是2项结果性指标,在未来的10年,一是65岁至74岁老年人失能发生率要有所下降。二是65岁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增速下降。” 然后是3项政府工作指标,这3项指标都是以2022年和2030年为时间节点。一是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比例要分别不低于50%和90%。二是三级中医医院设置康复科比例要分别达到75%和90%。三是到2022年,所有养老机构都能够以不同的形式为入驻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并在到2030年期间持续改善。 最后是4项个人和社会的倡导性指标。一是老年健康核心信息知晓率不断提高。二是提倡老年人参加定期体检,经常监测呼吸、脉搏、血压、大小便情况,接受家庭医生团队的健康指导。第三项是鼓励和支持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基层老年协会、有资质的社会组织等为老年人组织开展健康活动。第四项是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居家养老服务机构。 在老年健康促进行动中,除了上述9项指标以外,还明确指出医疗机构要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绿色通道;加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社区养老机构建设,为居家养老提供依托等。 (责编:郎?(实习生)、杨迪)
人民健康APP [/url]
推荐阅读
想长寿腿不老 多读书揉耳朵、3动作做一做 一项研究发现,爱读书的人比不爱读书的人具有明显的“生存优势”。研究人员指出,在长达数百页的阅读过程中,读者一直追随作者的思路、人物或情节,这种“深度阅读”所付出的智力努力让大脑一直保持活跃。此外,书籍还能增强“同情心、社会认知和情商”,这与延长寿命也有关系。【详细】 “冬病夏治”方法多 “三伏”时机别错过 夏季是养生的好时节。近年来,人们“未病先防”的养生意识逐渐提高,中医养生注重“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而夏天,尤其是农历的三伏天,是一年当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此时是调养人体阳气的最佳时机。【详细】 相关新闻
沈阳市人大持续监督 居家养老服务议案办理 老龄蓝皮书显示:老年人幸福感显著提高 全国老龄办开展加强老年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教育 我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占老年人口近两成 全国老龄办、民政部:进一步加强城乡社区老年协会建设 李立国:把帮扶困难老年人作为发展老龄事业的重中之重 司法部、全国老龄办部署深入开展老年人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 我国启动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试点
精彩图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