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多地发布暴雨预警,雨中防电记住这些能救命 2019年08月12日13:31 来源:人民网-健康时报
本文专家: 王立祥,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健康文化委员会主任委员 孟庆义,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博士研究生导师 杨超,医学微视总制片人 受台风“利奇马”影响,安徽、山东、浙江等多地出现暴雨,甚至不少地区都出现灾情。由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健康文化委员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等组成的《中华精准健康传播专家共识》公民卫生健康指南编委会,特颁布《中华精准健康传播专家共识》之公民防控雨电卫生健康指南,提醒公众不可小觑的雨中“电魔”,做好雨中防“电”,注意生命安全。 雷雨天气要“六避” “雷电”伤害主要是指因闪电和雷鸣而发生的电击伤。闪电的电压很高,为1亿至10亿伏特。一个中等强度雷暴的功率可达1000万瓦,相当于一座小型核电站的输出功率。 如果雷电触碰到人身上,轻者可出现头晕、心悸、面色苍白、惊慌、四肢软弱和全身乏力,重者出现抽搐和休克,可伴有心律失常,并迅速转入“假死状态”,即心搏和呼吸处于极微弱状态,外表看来似乎已经处于死亡状态。遭受雷击伤者多数立即进入假死,应积极进行心肺复苏,甚至超长期复苏。下雨天往往伴随着雷电的发生,尤其是夏季雷电频发,应该注意避免引雷电上身。 1.避免雷电入“户”(勿敞开门窗); 2.避免雷电入“器”(勿开启电器); 3.避免雷电入“树”(勿在树、杆等下躲雨); 4.避免雷电入“顶”(勿在山顶、楼顶等高处逗留); 5.避免雷电入“墙”(勿触摸墙上避雷针等金属)。 雷雨天用伞有“四忌” “伞电”伤害主要是指因使用雨伞不当而触电导致的电击损伤。通常市面上销售的雨伞各式各样,材质、颜色、功能各有不同,而有部分雨伞是金属把柄,还有的带有金属尖部,这些都是促成“伞电”发生的危险隐患。当我们打着雨伞行走在雷雨之中时,雨伞就变成了一根导雷针,一端连着雷电,一端连着我们自己,很容易将雷电引至身上,导致电击伤害的发生。 1.忌选择金属把的雨伞; 2.忌在电器设施下撑伞; 3.忌高处使用雨伞; 4.忌收纳雨伞时紧贴通电设备。 使用手机 “四不要” 手机等电子设备,精密仪器集中、无线信号强、电源储备大,雨天使用一方面更容易引来雷电,另一方面如果沾了雨水又充电的话很容易发生事故。有的人为了方便,边充电边使用,这样更是容易发生爆炸事故。这类电击伤,机体可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其严重程度与电流“入口”和“出口”的状况不成比例。 1.雷电时不要接打电话; 2.湿手时不要按拨电话; 3.充电时不要进行通话; 4.加油站不要使用电话。 绘制围堵漏电风险“五地图” 漏电就是指电线、配电箱等电力设施失去了防护,电气设施裸露放电,接触人体时引起的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网络上经常会报道一些触电身亡的新闻,因此雷雨天气防漏电很重要。首先不要在大型的变压器、电线杆、广告牌下避雨,夏季的雨往往伴随大风,这些设施容易坍塌而造成人体触电;其次尽量远离带电的设备或者设施,如果遇到要尽快离开。 1.标出周围高压电设施图; 2.标出易积水地段图; 3.标出电线路枢纽图; 4.标出防电工具图; 5.标出雷雨灾害天气预报图。 科学救电“四断法” 救电就是针对人体接触电源或高压电经过空气或其他导电介质传递电流通过人体引起的心脏呼吸骤停严重并发症,而采取心肺复苏系统方法进行科学有效救治。 如果遇到有因电而倒地的伤者: 1、要沉着冷静,判断周围情况防止自己受伤,不可盲目上前; 2、用竹竿、塑料制品等绝缘体迅速切断电源,使伤者脱离危险区域并拨打120寻求帮助; 3、如果伤者发生心脏呼吸骤停时, 应该及时给予胸外按压、腹部提压等心肺复苏术。其中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方法可排出气道异物,利于呼吸与循环同步进行,且对于有胸部外伤的心脏停搏患者“胸路不通时”, “走腹路”的心肺复苏方法尤为适用。 1.判断触电环境; 2.切断触电来源; 3.绝断触电途径; 4.果断触电救治。 (责编:郎?(实习生)、杨迪)
人民健康APP [/url]
推荐阅读
想长寿腿不老 多读书揉耳朵、3动作做一做 一项研究发现,爱读书的人比不爱读书的人具有明显的“生存优势”。研究人员指出,在长达数百页的阅读过程中,读者一直追随作者的思路、人物或情节,这种“深度阅读”所付出的智力努力让大脑一直保持活跃。此外,书籍还能增强“同情心、社会认知和情商”,这与延长寿命也有关系。【详细】 “冬病夏治”方法多 “三伏”时机别错过 夏季是养生的好时节。近年来,人们“未病先防”的养生意识逐渐提高,中医养生注重“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而夏天,尤其是农历的三伏天,是一年当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此时是调养人体阳气的最佳时机。【详细】 相关新闻
广州一男子疑似触电死亡事故结果公布:电源插板遇水漏电 江苏首次应用电网雷电预警 可预测1小时内雷击 山西8市发布暴雨预警 太原为橙色预警 6月1日起 北京新增雷电蓝色预警信号 车祸伤者急需O型血救命 北京人4小时凑齐三千毫升 新增24小时暴雨预警阈值 北京启用新暴雨预警信号 为什么人触电后会被吸住?触电后怎么办
精彩图集 |